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十七课(2 / 4)

但各个时空位面中,都有着许许多多份的天幕直播记录,总有人记得之前提到安史之乱时候的年份,结合已知的公元和历史进程一换算,谁还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?

现在的重点就是,李隆基到底做了什么——又到底让天下变成了什么样子。

虽然李唐家的天下怎么样武则天才不在意,她是武周的皇帝,但这个天下要是烂了,终究是有悖于她的政治理想的。

她既然当政,那要的就是一个海晏河清,就是一个名垂千古。没有一个拥有这样理想的皇帝,会对可能马上要来的乱世视而不见。所以,李隆基怎么处置,还是要等听过下一次的直播再说的。让人带李隆基下去,武则天又转移视线,看向另一边一直微垂着头的女子。

“太平。”

听到母亲呼唤自己,太平公主才抬起头,规矩地应了一声:“儿臣在。”武则天的神色有片刻的恍惚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这个她最疼爱的小女儿,在她面前没有那副肆意纵情的样子了,她开始变得规矩、知礼,对政事也不再莽莽撞撞地随意发表意见——虽然还是以前的模样,但一举一动间,多了很多拘束和谨慎。

是她变了么……还是自己变了?

变得忌惮她、让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算计着、收敛着,在母亲面前也要如履薄冰。

想到女儿曾经在政事上露出的敏锐,再想想天幕上李晓诗提起太平公主时说起的话……武则天陷入了沉思。

李隆基能力和手腕都不差,又能创造出开元盛世那样的局面,足见他的优秀。

但太平竟然能在和李隆基的博弈中一直占据上风,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李隆基带着兵直接把那些文武大臣都杀了,她真的很有可能压制李隆基——而李隆基之所以那么做,也可以看出是真的被逼得无奈了,不得不选择这样一种染满鲜血的做法,可想而知太

平当时的优势有多么大。

这还是没有了婉儿、没有了母亲、孤身一人的太平和李隆基博弈的结果。

如果、……如果呢?

可,她真的能够撑起这个江山吗?

第一次,武则天正式地思考起了,如果把位置还给李唐,不是给儿子、而是给女儿的可行性。如果有身为皇帝的长辈支持、有有力的臂膀,太平可以吗?

她一直没有把太平放入备选中,具体原因也不太明确,反正就是真的没有考虑过,现在想想,可能是觉得一个女人要想在这种场合立足,实在太难了,而且太平就算是对政事有点头脑,却不见得能

够应付得来这些,还不如乖乖做一个无忧太平的公主。

可现在——

武则天沉吟。

太平和自己不一样,她有着一个天然的优势,这是自己无论如何比不了的。——她姓李。

在天幕上揭示出的“以后”中,那些大臣们支持太平,无论文臣武将,这就已经完全证明了太平的手腕和城府;

而因为她身体里的李唐血脉,那些恨不得以死反对自己、和自己同归于尽的人,却不见得会对太平有那么大的抵触。

就算太平是女子,在有了她这个当母亲的外姓皇帝在前、又有天幕上李晓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后,还有太平的能力加持——她要面对的压力和阻力,绝对比自己要少太多。

而且,在听了上一课后已经在内心把李隆基认为是心目中完美皇帝的、蠢蠢欲动想要去投靠李隆基的人们,在听了这节课后、对他们的“完美继承人”又会作何感想呢?

更别说还有下节了。

那可是几乎是等同于明牌了的大乱世。武则天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。

太平的能力值得人正视,她和完完全全孤身一人的自己也不一样,太平姓李,背后天然会带着支持李姓的势力,以及人心。

而这个人心的作用或许在下次天幕的直播结束后到达顶峰——因为那些人对李隆基的失望会聚集到顶峰。

没了李隆基,这个和武氏的废物程度不相上下的李氏、……李唐皇室的年轻一辈中,还有什么人是值得扶持、可堪一用的?

答案很明显了。

或许真的可行。

/>她也可以从现在就把太平带在身边,让太平即刻参与到政事中来,有了光明正大发挥的场合,能省下不少背后小动作的事。

而且……

武则天又觑了一眼明明是“秘书”,却一直在身边侍奉的另一个女子,笑着摇了摇头。

嗯,可以让她们也早些熟悉对方的处事风格,磨合一下,毕竟是未来的好搭档。

她又一次看向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微垂着眼站立的女儿,眉眼含笑,嗓音却很沉:“太平,想做皇太女么?”

太平公主呼吸一滞。

她有心理准备,却没想到这样顺利、这样快,这样不费吹灰之力。武则天嗤笑道:“别端着了,朕还不知道你是个什么脾气?”熟悉的亲昵语气,却已经只能在记忆深处翻找了。太平公主蓦然抬头,鼻尖一酸。“母……”

母女二人似是久别重逢一般亲昵了半晌,多年来被冰封的嫌隙也逐渐融化。

武则天面容威严,淡淡一笑:“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